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大胆预测下未来:

短期内,全球化仍然会是主流,因为没有企业或地区或国家能够拒绝更大的蛋糕,谁能拒绝更大的蛋糕呢?用福山的话,没有人能够忍受生活水平退回到50年之前。但是过去几十年自由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客观存在,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些问题在新冠疫情之前已经存在,新冠疫情可能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速这一调整过程。这一调整过程的关键是科技。

一、发达国家中产阶级比较失意

全球化的反对力量的本源来自于全球化过程中的结构性失意人群。结构性失意人群,第一个人群是:发达经济体中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失业人群。根据美国智库ITIF的报告,21世纪第一个10年,美国失去了制造业岗位570万个。第二个人群是:发达经济体中制造业就业人群,虽然保住了工作岗位,但是工资陷入了停滞。很多大企业如卡车制造商卡特彼勒要求美国员工签署冻结工资增长的协议。曹德旺和奥巴马倾力奉献的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美国工厂》让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中美制造业的区别。

但是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不是制造业。以美国为例,2019年私人部门美国制造业增加值约为3.7万亿美元,私人部门服务业增加值约为15.1万亿美元,政府部门增加值约为2.6万亿美元。制造业占GDP比重约为17%。其他发达经济体也相差不大。从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来看,2010-2019年变化并不大,大约为1100万人左右,2019年占美国非农总就业人口的比例约为8.5%。

第三个人群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人群:中产阶级。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结构性失意主要表现在生活成本的上升、自我优越与满足感的丧失。由于全球化的资本流动,高净值人群倾向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购置房产高净值人群的后代倾向于在发达国家读书生活,进一步推升了当地人的生活成本这个效应类似于旅游城市的活。我在波士顿学习期间,Uber司机经常都是兼职从业者,例如高中老师。他们经常说的话,起初让我很惊讶:To have one job, you cannot live in this country.

同时,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满足感在丧失。首先是国内收入差距变大,全球化的一个结果是:赢者通吃。发达国家的高收入人群收入会更高,而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上升缓慢。根据美国普查局的数据,2019年美国收入不平等是50年来的最高点。其次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比较,这种中产阶级生活的满足感在降低。第三,与几十年前比较,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生活改善得速度较慢,也就是前进的不够快。没有希望的生活是最糟糕的。这些都反映在发达经济体的政局波动中中产阶级受损越严重的地区和国家,政治越显极端。

二、教育、福利与竞争对手

发达经济体要中产阶级重新崛起,就是要提高中产阶级的绝对收入和相对满足感。如果不要全球化,是不是会解决这些问题?会重塑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吗?Great Again?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疫情就是一个休克测试,可以看看没有了国外需求,国内经济的承压情况。考试结果也很清楚,经济离不开全球化。

提高绝对收入更加依赖全球化。发达经济体目前仍然有资本、技术、知识的优势,特别是知识和技术优势。通过知识产权可以更加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获利,不过获利者仍然是其社会中的高知识人群。

普通中产阶级有3个路径来加入这一分享中:一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更高的教育水平,从而可以进入高知识人群。但是美国大学教育的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较大负担。二是通过国内的分配政策、福利政策,来更好享受这一成果。高收入人群加税、低收入人群减税、低收入人群收入计划(直接发钱)、免费大学、免费医疗系统等。三是政府要求一部分制造环节转移到回发达国家,这种实际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转移”,相当于跨国公司自愿放弃一部分利润,将其转移给国内工人。

相对满足感来源于比较。一是更快的生活改善速度;二是国内贫富差距的缩小;三是比其他国家地区更加优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准。其中第三个可能是更为关键。因此,美国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经济和社会的领先地位。

三、短期内竞争将是科技领域的主流
美国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毫无疑问关键在于科学技术。不论是军事科技,还是民用科技,都要始终处于世界一流地位,并形成对其他国家的压倒性优势。一流的科学技术,需要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研究设施,需要创造一流的研究环境。

而欧盟、东北亚国家显然也在不断加大科技支持力度,以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科学技术竞争的热度肯定会继续强化。科学技术的竞争是否会存在多赢现象?一个多赢的科学技术格局是什么样子的?

从人类大格局看,显然竞争与合作共存更能促进科技发展,更好的促进人类社会福祉。竞争可以有效动员各国的力量,更好地激励科技人才的发展。合作则可以更好地整合大家资源。在过去几十年,科技的国界逐渐模糊研究人员的国际交流非常频繁,甚至出现跨国的交叉任职现象。
预计在未来短期内,这一局面会受到影响。竞争将是科技领域的主流。特别是主要经济体之间。去年欧盟决定在新能源车领域培育自己的产业链和企业,疫情期间,德国和美国关于疫苗企业的争夺都是这一问题的反映。

科技领域将会更加强化“安全”的思维方式,不仅是传统的军事科技,在大部分重要的科技领域:人工智能、精密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都会有这一趋势。各国会首先强调保护本国知识,培育本国企业。科技的自由全球化将会受到终结。

四、科技竞争是综合竞争

科技竞争并不是单纯科技领域的竞争,而是综合竞争。科技竞争需要人才、资本,也许更为重要的是制度环境。单纯加大科技投入,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受到财政预算和社会综合发展的影响,各国科技投入都有自己的上限。

制度环境则决定了科技发展的效率,甚至是重大科技的突破可能性。制度环境同样是一个基础因素,改变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勇气。要做好长时间努力的准备。

话题:



0

推荐

袁祥飞

袁祥飞

1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发展与金融中心主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项目总监。

文章